9.1.2揚聲器的佈置
對於9.1.2系統,它由以下部分組成: Item # Description Remarks 1 環繞聲處理器/ AMP – 2 中置揚聲器 1套 3 左/右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4 左/右前寬音箱 每邊1個(左/右) 5 左/右環繞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6 左/右後置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7 左/右天花板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8 低音炮 1套…
Continue Reading對於9.1.2系統,它由以下部分組成: Item # Description Remarks 1 環繞聲處理器/ AMP – 2 中置揚聲器 1套 3 左/右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4 左/右前寬音箱 每邊1個(左/右) 5 左/右環繞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6 左/右後置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7 左/右天花板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8 低音炮 1套…
Continue Reading7.1.2系統除了基本的7.1系統之外還使用2個天花板揚聲器。對於7.1.2天花板揚聲器的要求,它們不容易適合公寓,更適合房子。 對於7.1.2系統,它由以下部分組成: Item # Description Remarks 1 環繞聲處理器/ AMP – 2 中置揚聲器 1套 3 左/右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4 左/右環繞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5 左/右後置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6 左/右天花板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7 低音炮 1套 注意:對於第2-5項,它們共有7個普通揚聲器,其中7為低音炮,“.1”…
Continue Reading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,想買一套音響設備,先決條件是低成本;同時也要有合理的重放效果──心想這真的是一個難題。 然而他希望在家工作時,可以欣賞音樂,於是筆者介紹了數個不同的方案。 Logitech Z-10 Creative 40 Mark II 電腦用揚聲器 首先,我會建議使用高質電腦揚聲器,如Logitech的Z-10及Creative 40 Mark II;在重放質素而言,Z-10的發聲較討好,低音比較有力及聲底較清澈。不過,Creative的產品仍有其可取之處,主要是它提供了兩個輸入端,分別是: 用以接上電腦音效卡的揚聲器輸出端 輔助輸入端以接駁其他音源 同時,它也提供了一個給耳筒使用的端子。她們的播音質素均是不錯,可以跟一些「微型組合」匹敵。當然,比較理想是加入一張高質的音效卡,如Creative Sound Blaster 耳筒和耳筒放大器 除了電腦的揚聲器以外,另一個可取的選擇就是高質素的耳筒 近幾年間,在香港一些高質量耳筒及耳筒放大器的售價都大幅下降,主要是因為市場競爭熱烈及生產線移到亞洲所致。不過,一個「可入耳」的耳筒放大器,都要大約一千港幣;購買與否還是看個人需要。 多媒體檔案播放器 當然,一些熱賣產品像iPod,也可說是一個可行的方案。你可以用它隨時隨地享受音樂!另一個提示,就是用iPod在互聯網上下載音樂是非常方便。 微型組合 其實我相信,大部份人都可能選擇這一個來作方案。相反地,筆者會把它放到最後,一台像樣的微型組合,一般要三千元以上,比一個耳筒組合大約二千元還要多出一些。加上,在音響市場上,聲音還可以的平價組合不多,當中以安橋Onkyo出品的平均質量較高;不過,約你選擇Bose、Linn或B&O等高階微型產品,那就另作別論。 最後,那位朋友最終買了iPod及一對Creative的揚聲器;配合他現有的卓上型電腦作為主要的音源及音樂下載中心
Continue Reading背景 即使是經典的5.1環繞聲系統也非常適合觀看電影,但它可以滿足觀眾更好的環繞聲質量。 對於7.1系統,它由以下部分組成: Item # Description Remarks 1 環繞聲處理器/ AMP - 2 中置揚聲器 1 3 左/右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4 左/右環繞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5 左/右後置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6 低音炮 1 注意:對於第2-5項,它們共有7個揚聲器,分別為7和6(低音炮)為“.1”。因此,它被稱為7.1系統。 讓我們來看看7.1影院的平面圖。 安裝建議基於Dolby實驗室提供的信息。根據我們的經驗,每個聆聽室都應該進行微調。關鍵是定位為揚聲器位置的角度和揚聲器的物理高度。…
Continue Reading背景 5.1環繞系統是基本的家庭影院,設置相當簡單而且非常好。對於我自己,我的小型錄音室選擇5.1環繞聲系統。 對於5.1系統,它由以下部分組成: Item # Description Remarks 1 環繞聲處理器/ AMP - 2 中置揚聲器 1 3 左/右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4 左/右環繞揚聲器 每邊1個(左/右) 5 低音炮 1 注意:對於2-4項,它們共有5個揚聲器,5為低音炮,5為低音炮為“.1”。因此,它被稱為5.1系統。 讓我們來看看5.1影院的平面圖。 安裝建議基於Dolby實驗室提供的信息。根據我們的經驗,每個聆聽室都應該進行微調。關鍵是定位為揚聲器位置的角度和揚聲器的物理高度。 舉一個例子,一個木牆的房間應該聽起來很好。進一步調整將是必要的磚牆。為了構建最適合的系統,您需要藉助AV系統設置每個揚聲器的高度和位置。然後,您必須比較坐在座位時通過播放相同的曲目找到最舒適的效果。 此外,3-D立體圖如下所示:
Continue Reading如果您沒有把揚聲器放在正確的位置,那就會浪費這麼好的揚聲器。在這篇文章中,將分享我們在揚聲器定位方面的經驗。 所有的揚聲器都附有製造商的建議,他們通常的建議是靠近牆壁或在自由的空間中使用。但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沒有規律,“Trial-&-Error”是唯一的成功途徑。有些揚聲器可能在一個房間後牆的腳下聽起來很完美,但其他人在同一個位置都可能會讓您感到震驚。 對於沒有任何低音調音端口(一個大洞)的揚聲器來說,當非常靠近後壁時,音質往往是最好的。雖然低音調音端口模型需要接近,但為了讓端口“通風”而留下空間,我的建議是大約一英尺。但這取決於不同的環境和揚聲器。另外,還有其他揚聲器的正面,左側或右側,甚至是多個端口,定位可能會變得更加棘手。 傾斜的牆壁/天花板或其他東西,你聽起來可能會感覺很怪異。不過,如果特別注意定位,仍然可以有合理的音質。(查看定位示例了解詳情) 記住定位是三維的,您可以在聽音室的任何地方移動揚聲器,以找到最佳位置。如果你有豐富的經驗,這一點就容易多了。 我的建議是從一個著名的管弦樂隊那裡拿一張“參考”CD,如果你做的是正確的工作,你應該正確地找到每個樂器的聲音。
Continue Reading雙線分音, 就是把兩對喇叭線, 從擴音機連到喇叭上 – 這做法使線材的成本倍增,究竟有何好處?在一般的情況下, 這種接駁方式,會發出更好的聲音; 主要是因為把不同頻率的訊號分開, 使高頻和低頻訊號可以直接跑到高音和低音單元去 – 更上一層樓是理所當然的。 [adinserter block="3"] 如果你的揚聲器有獨立的高音和低音輸入端的話,不妨一試 當然如果你的擴音器有兩套輸出端的話,玩雙線分音會變得更加簡單,其實這情況下,你的接駁方式,跟一對線連到一對揚聲器是沒有分別的,可是若你的擴音機只有一對輸出端的話,你也是無需擔心可不可以雙線連接到擴音器上,因為這是絕對沒有絲毫問題的。 雙線分音/ 雙放大器圖示 在一個可供雙線分音的揚聲器,其內部之分音器電路版,是會分成獨立的高音和中低音部份──主要透過線圈和電容把不同頻率分隔,如果你是使用一對線去接一對雙線分音的揚聲器的話,不妨試驗上方和下方的接口,在聲音上有沒有分別──有時真的會為你帶來一些驚喜。
Continue Reading數碼/數碼化等的詞彙,經常被資訊科技及音響界的人士, 用來表達零失真的同義詞-但很可惜它們並不對等的。大家不妨用一隻你喜歡的CD,拷貝到一只CD-R或是CD-RW, 它們的聲音應該會與你的原版有一定的分別,而這分別是可以用耳朵分辨出來的。 當然,我們經常跟其他人討論這個話題之時,他們都會不斷質疑;他們的電腦文件檔,從來都不會因拷貝會產生內容之變化。何以音樂會有所不同?它們也是電腦檔的一種。本網站,帶出這話題,是希望大家明白;聲音檔案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這樣簡單-每個細節都足以令音樂質量下降,以下的篇幅會盡量解釋其原因。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 數碼的訊號是不會消失掉罷。這些失真的情況, 主要是來自於數碼器材是依賴「除錯系統」把唱片的訊號轉化為模擬或音樂訊號所至。如果讀取的過程愈順利,那麼重現的音樂訊號愈趨低失真-出來的效果便會更完美。不過,若果系統不能肯定那一個數碼訊號是0或1時,「除錯系統」便會猜測一下訊號是甚麼並作出判斷,這是一個出現輸出及輸入訊號不相乎的原因之一。 但是,那些數據錯誤會需要及經過修改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 碟子有花痕 cd唱盤轉動時的速率不穩等情況 cd唱盤在播放時有震動(比如有人在附近走過)或放置的地方不平坦 除了這些情況,還有電子零件在運作時的失誤,如jitter:它可以說是0/1訊號的不穩定跳動,可能會出現0讀成1的情況,甚或是把一串數據全讀錯了。 麻煩的地方是, CD / MD / MP3 看似簡單;你按下播放按鈕,機器便會重放音樂,好像你在電腦中提取資料一樣簡易。而且,在電腦開了的文件檔,甚少出現開啟錯誤或無法開啟的情況。 可是,事實上數碼音樂,是一些高端的工程技術-而機器內的運作環境更是不大理想。 比如在CD唱機內,鐳射系統先要用一個光學唱頭讀取數據。而每一次起動運作,都必先要有一個三個的不同方向的機械移動,才可以調節到會適位置以開始讀取數碼訊號, 同時也要兼固到CD片的轉動。以上所講的複雜運作,其調節的幅度非常細微,只要一個地方處理不當,便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失真。 只有透過加強碟片的反光率, 便可以有效改善以上提及的數據讀取問題。為了達到最佳效果,很多音響發燒友都非常重視音樂及影像碟片的清潔;甚至使用其他工具改善讀碟的效果。
Continue Reading對於煲機,我們的看法是正面的;就是永不關機。大部份系統,都是開機的時間遇到問題的。其實筆者家中的影音產品,都是長年累月永不關機而絲毫沒有一點問題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大部份電子零件,都是長期維持一定溫度以保持其最佳狀態的;當然,太冷太熱或是忽冷忽熱同樣不理想。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,睡覺前關上所有電器,可以換來一夜安心入睡,到了今時今日,電器的安全性是有所改善,只要你的系統有“CE”安全標誌的話,應該是可以信賴的,並不需要過份擔心。 從聆聽的角度著眼,長期開機的話,你大可以隨時欣賞喜歡的樂曲。對於一個未曾熱身的系統,那便要用上大約一個小時,才可使其進入正常狀態。因此,有很多hi-end的音響生產商,如Proceed的CD-player,會在備用狀態下,供電給音頻電路,使其永遠都在最佳狀態。 不過有一點非常重要的,以上的建議不是適合於所有情況。有一些器材,是絕對不適合長期開機的──如一台class A的後級,長期啟動的話,你的房間必然室溫大升,並有燒壞機器的機會。 還有基於安全考慮,當你離家超過一天如旅行,我們還是強烈建議都是關機以保安全及心安。另一方面,如你家位處比較空壙的環境,遇到行雷閃電的天氣或出門,應收起在室外的電視或收音天線;免被雷電擊中致生危險。 你可能會擔心電費支出大增。但我們可以告訴你,可能一個星期,你的影音產品備用的消耗也只是分毫。開機吧!
Continue Reading音響發燒友經常有一個頭痛的問題,就是如何建立一個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組合。如果你現時的系統,你已經覺得相當靚聲的話,你根本再不需要做什麼。只要好好享受你的組合便足夠了! 基本上,你只需隨意地把擴音器接駁到揚聲器,便可以發出聲音。不幸地,擴音器和揚聲器的匹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,最少你必須購入一台有足夠力度的擴音器(達到揚聲器最少建議功率)。做到這一點,應距離成功之路不太遠。同時,很多有經驗的發燒友,會把擴音器輸出和揚聲器輸入的比例定為二對一。舉例來說,50w的擴音器應該連到100w的揚聲器。 太小功率的擴音器,會導致干擾──最極端的情況是損害你的喇叭。相反來說,用一台擴音機輸出於揚聲器最大接受功率,出現問題的機會較少──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燒毀你的揚聲器。 其他發聲器材是相對比較容易一點。配搭器材,不妨多參考一下其他人的意見,如一些有明望的音響雜誌(如美國的Absolute Sound)、書刋等,看一下她們的評價是「暖聲」、「冷酷」、「亮麗」或其他。可是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,兩件聲底相同的器材放在一起,有不少時候會出現「災難」。 一台亮麗的CD機,一台暖聲的擴音機,加上一對暖聲的喇叭;會讓你帶來容易接受的聲音。小心聆聽,就是器材配對的基本。與此同時,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好的供應商,他們應該能給你一些中肯的意見。可能各個網友會問,那一家店舖好呢?筆者只可告訴你亞洲地區,老實的商人實在太少了。 寫到這裡,希望你也可以找到你自己喜歡的器材。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