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CD-R和Minidisc副本聽起來與原來的不同

為什麼CD-R和Minidisc副本聽起來與原來的不同

數碼/數碼化等的詞彙,經常被資訊科技及音響界的人士, 用來表達零失真的同義詞-但很可惜它們並不對等的。大家不妨用一隻你喜歡的CD,拷貝到一只CD-R或是CD-RW, 它們的聲音應該會與你的原版有一定的分別,而這分別是可以用耳朵分辨出來的。

當然,我們經常跟其他人討論這個話題之時,他們都會不斷質疑;他們的電腦文件檔,從來都不會因拷貝會產生內容之變化。何以音樂會有所不同?它們也是電腦檔的一種。本網站,帶出這話題,是希望大家明白;聲音檔案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這樣簡單-每個細節都足以令音樂質量下降,以下的篇幅會盡量解釋其原因。

數碼副本做不了原聲

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 數碼的訊號是不會消失掉罷。這些失真的情況, 主要是來自於數碼器材是依賴「除錯系統」把唱片的訊號轉化為模擬或音樂訊號所至。如果讀取的過程愈順利,那麼重現的音樂訊號愈趨低失真-出來的效果便會更完美。不過,若果系統不能肯定那一個數碼訊號是0或1時,「除錯系統」便會猜測一下訊號是甚麼並作出判斷,這是一個出現輸出及輸入訊號不相乎的原因之一。

但是,那些數據錯誤會需要及經過修改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
  1. 碟子有花痕
  2. cd唱盤轉動時的速率不穩等情況
  3. cd唱盤在播放時有震動(比如有人在附近走過)或放置的地方不平坦

除了這些情況,還有電子零件在運作時的失誤,如jitter:它可以說是0/1訊號的不穩定跳動,可能會出現0讀成1的情況,甚或是把一串數據全讀錯了。

麻煩的地方是, CD / MD / MP3 看似簡單;你按下播放按鈕,機器便會重放音樂,好像你在電腦中提取資料一樣簡易。而且,在電腦開了的文件檔,甚少出現開啟錯誤或無法開啟的情況。

可是,事實上數碼音樂,是一些高端的工程技術-而機器內的運作環境更是不大理想。
比如在CD唱機內,鐳射系統先要用一個光學唱頭讀取數據。而每一次起動運作,都必先要有一個三個的不同方向的機械移動,才可以調節到會適位置以開始讀取數碼訊號, 同時也要兼固到CD片的轉動。以上所講的複雜運作,其調節的幅度非常細微,只要一個地方處理不當,便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失真。

Jitter例子

只有透過加強碟片的反光率, 便可以有效改善以上提及的數據讀取問題。為了達到最佳效果,很多音響發燒友都非常重視音樂及影像碟片的清潔;甚至使用其他工具改善讀碟的效果。

 

Previous PostNextNext Pos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